近些年來,在名山古樹的引領下,從產地云南到廣東芳村,喝生普居然成了普洱茶的主流。儼然生普成了普洱茶的代名詞,目前從古樹到單 株,從陽坡陰坡到高桿,花樣不斷翻新。
老班章、冰島、昔歸、刮風寨、薄荷塘、麻黑、曼松........基本上每個喝茶的人都能叫得出這些響亮的名字,而且不管是什么茶,只要貼上這些標簽就立馬身份倍增。但是,大家在追捧生普的香、甜、刺激中,樂此不疲,卻忘了去認真了解,這些生普適合我自己大量飲用嗎?
我們都知道,茶葉帶給人的保健功效主要在茶多酚,而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則是活性最強的一種單體,其主要功效成份在EGCG。
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主要化學成分為兒茶素類(黃烷醇類)、黃酮及黃酮醇類、花青素類、酚酸及縮酚酸類、聚合酚類等化合物。其中兒茶素類化合物為茶多酚的主體成分,占茶多酚總量的65%~80%。兒茶素類化合物主要包括兒茶素(EC)、沒食子兒茶素(EG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和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4種物質。
茶多酚在現代醫學與臨床實驗中已經廣泛用于降血脂、美容、抗氧化、防輻射等領域。已故的浙江大學楊賢強教授更被稱為中國的茶多酚之父。但是,云南茶業協會鄒家駒會長則認為,過量攝入茶多酚會帶給人體傷害,一直是反對生茶入標(注:生茶入標即普洱生茶進入普洱茶國家標準),在近些年在世界各地不遺余力開辦各類演講。
筆者也聽過鄒會長的多次講座《從藥物到飲料》,2017年邀請鄒老來湖北做過專題演講,并在荊州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直播。鄒老以幾十年與普洱茶相伴的經驗和近二十年來中外科學家在茶葉內含物質對人體影響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長期飲用普洱生茶,對人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鄒老引用BBC的報道:
這是兒茶素的生化解釋和性狀詳細描述
安徽農大王東旭博士在實驗中發現:過量攝入EGCG會造成活體肝損傷。
看起來還真不是危言聳聽。為此,筆者亦專程請教了浙江大學茶學系屠幼英老師,屠老師是我太太在浙江大學童一家學習時的導師,對我的討教給出了詳細的回復。
按照屠老師的說法,我們大致可以做這樣的測算:
普洱生茶的水浸出物基本上都是在40%左右。
們以10克普洱生茶為基準,10*40%=4,即普洱生茶中干物質的重量;茶多酚在干物質中含量為18%—36%,我們以中間值30%來計算:
從上面的計算可知,如果我們一天喝生茶超20克,基本上就超過了600mg的安全值,這對于我們以常年以生茶為伴的茶友而言,肯定是有潛在危險的。
到這里,我們基本上可以知道,普洱生茶并不是完全不能喝,當然,有些人的體質偏寒,喝點綠茶也會胃痛,如果喝生茶,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喝茶是為了健康,鄒會長的講座中詳細介紹了茶葉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演變中是如何從藥物到飲料的。并指出,“是藥三分毒”,云南人傳統的烤茶,就是為了去掉這三分毒性,而熟普的渥堆,也正是在發酵的過程中,通過微生物的降解和在濕熱作用下,讓寒性下降,變成適合人體的保健飲料。在《普洱茶生物化學》一書中,也明確指出,通過渥堆發酵后,無論在堆心還是在堆表抽樣檢測,均未發現EGCG?梢,如果身體過寒者,飲用熟普無疑是最放心的選擇。
有茶友可能要問:普洱生茶要到什么標準才能飲用呢?或者說多少年的生普才沒有風險?對此問題,鄒老的回答:
雖然有一個參考標準,但是對于我們茶友來說,這也是一個不易達到的方法。簡單的說,如果生普在自然陳化中,湯色轉紅,基本上就是寒性下降的明顯標志,適量飲用,也是健康的了。
最后,建議廣大茶友,盡量均衡飲茶,若偏飲偏食,肯定有損健康。
班章雖貴,切莫貪杯。